太暴利!记者暗访采砂淘金 船工称月入百万!含汞废水直排河道!

时间:2025-09-16 19:18:34  来源:深港在线

 【记者暗访采砂淘金 船工称月入百万】近日,有记者暗中调查豫鄂交界水域采砂船工,在与船工的交流中,对方声称从事此类非法活动可以达到“月入百万”的收入水平,“明为采砂实为吸金,大量用汞污水直排,每天可以采到数克乃至上百克黄金,获利达上百万。 ”2025年9月,记者深入长江流域开展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暗访行动,聚焦于近期愈发猖獗的非法采砂活动。经过连续多日不为人知的秘密调查,记者怀着震惊的心情发现,部分看似平平无奇、在河道中随波逐流的采砂船,竟然打着“淘金”这一极具迷惑性的幌子,在波涛暗涌、暗流涌动的河道中,堂而皇之地开展着非法采砂与黄金提炼的双重违法勾当。这些经过精心改装、别有用心的船只,宛如隐藏在暗处、不断侵蚀健康的“毒瘤”,不仅涉嫌非法采矿这一严重违法犯罪行为,更在作业过程中毫无顾忌、肆无忌惮地采用剧毒汞化合物进行黄金提纯。在狭小且简陋、弥漫着刺鼻气味的船舱内,提炼过程中产生的含汞废水,未经任何专业处理,便如恶魔的毒液般,带着剧毒与危害,直接排入河道。如此一来,一条集非法采矿、剧毒提炼、污水直排于一体的触目惊心、令人发指的黑色产业链就此形成。

  据一位长期在一线作业、深知内情的船工向记者透露,其所在的采砂船从外观上看,与普通采砂船并无明显二致,表面规规矩矩地安装着采砂设备,实则暗藏玄机、另有乾坤。船上配备的大功率吸砂泵,如同贪婪的巨兽,不知疲倦、疯狂地抽取着河床的砂石。随后,这些砂石被迅速送入船舱内的汞齐法装置,进行黄金提炼。该船工还小心翼翼、神色紧张地向记者展示了一份作业记录,上面清晰地显示,每吨混合砂石中大约含有0.5 - 2克黄金。按照当前每克500元左右的市场金价计算,一艘配备双吸砂泵的中型采砂船,每日能够处理200吨砂石,日获利竟可达5万至20万元,月收入轻松突破百万元门槛,如此暴利,实在令人咋舌、瞠目结舌。

  另一名参与非法作业、满脸得意、毫无顾忌的船工则坦言:“只要机器转着就不愁没钱赚。”他还向记者透露了行业内一个令人震惊、匪夷所思的“罚款博弈”现象——部分从业者深知非法采砂的暴利所在,宁愿接受每周一次、每次高达10万元的行政处罚,也要确保船只不被扣押。因为在他们扭曲的价值观里,停工一天的损失远远超过了罚款金额,这种扭曲的观念,让非法采砂活动愈发难以遏制、愈演愈烈。

  这条非法产业链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且利益分配明确的体系,犹如一张无形的黑网,悄无声息地笼罩着长江流域。根据执法部门查获的详细账目显示,以盗采1吨江砂为例,盗采船可获得毛利15元,运输船则分得10元,终端砂场再赚取3元的差价。据专业测算,一条配备8台吸砂泵的大型采砂船,每小时可盗采河砂350吨以上。为了躲避执法部门的严格监管,这些采砂船通常选择深夜至凌晨时段,连续作业10小时,单次盗采量高达3500吨。按照当前黑市均价每吨15元计算,单船单夜收入即达5.25万元,扣除油料、人工及设备损耗等成本后,纯利润仍能保持在3万元左右。若按月均20个“作业日”计算,采、运、销全链条的非法所得累计可达数百万元,形成了一个触目惊心、令人胆寒的暴利循环。

  据悉,在提炼黄金的过程中,船工们将汞与砂石混合后加热,汞受热挥发后留下金粒,而含汞废水则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道。这种提炼方式不仅严重污染了水源,让原本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江水变得浑浊不堪、充满毒素,还对河道生态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大型采砂船的吸砂泵可深入河床10米以下,如同一只无形的巨手,肆意破坏着河床结构,导致河床下切、水流改道。原本肥沃的农田被无情淹没,桥梁和电站的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岌岌可危。此外,采砂船乱停、乱采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通航环境,成为船舶搁浅事故的重要诱因,给长江航运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危机四伏。

  更为恶劣的是,非法采砂者中有不少是亡命之徒、心狠手辣,为了追求暴利,不惜暴力抗法、铤而走险。例如,长航公安局武汉分局治安支队在执法时,就曾遭遇非法采砂者持械反抗的惊险一幕。执法人员面对凶狠的歹徒,不得不朝天鸣枪示警,才得以脱身,可见非法采砂活动的猖獗程度、肆无忌惮。此外,非法采砂活动背后往往还有“保护伞”的庇护、暗中支持,这使得这些违法活动屡禁不止,如同野草般“春风吹又生”、死灰复燃。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关乎着沿岸无数生灵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然而,这些非法采砂船却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这片珍贵的水域,以吸砂泵抽取河床砂石,看似只是简单的挖掘行为,实则对长江生态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万劫不复。河床结构的改变会引发水流紊乱,导致河岸坍塌、水土流失,威胁到周边农田与居民的安全、危在旦夕。同时,大量砂石的被掠夺,使得众多水生生物失去了栖息与繁衍的场所,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原本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长江生态系统变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而使用汞齐法提炼黄金更是雪上加霜、火上浇油。汞,作为一种剧毒重金属,在提炼过程中会大量释放到环境中。未经处理的含汞污水直排河道,不仅会污染水质,影响饮用水安全,让沿岸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苦不堪言,还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在生物体内不断富集,最终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隐患重重。这种对生态环境的掠夺式开发,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将长江的未来置于危险境地、岌岌可危,若不及时制止,后果将不堪设想、遗祸无穷。

  船工口中“月入百万”的暴利,是驱使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的关键因素。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他们无视法律的威严,将非法采砂淘金视为“生财之道”。甚至有船工表示“宁愿每周被捉一回,罚10万元了事,只要不扣船就行”,这种嚣张态度反映出当前法律监管与执法力度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非法采砂淘金活动往往具有隐蔽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给监管与执法带来了极大困难。不法分子利用夜间、节假日等时段作业,与执法部门打“游击战”,使得违法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与制止。此外,跨区域作案也增加了执法协调的难度,不同地区在执法标准、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部分不法分子能够钻空子,逃避法律制裁。

  面对非法采砂淘金这一严峻挑战,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理措施,构建起长江生态保护的坚固防线。首先,要加强立法与执法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非法采砂淘金行为的处罚标准,增加违法成本,让不法分子不敢为、不能为。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执法能力,加大对重点水域、重点时段的巡查力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提高监管效率与精准度。其次,要加强部门协作与区域联动。非法采砂淘金活动涉及多个部门与地区,需要水利、环保、公安等多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执法合力。建立跨区域的信息共享与联合执法机制,打破地域壁垒,实现协同作战,共同打击非法行为。最后,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与法律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非法采砂淘金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危害,引导公众自觉抵制此类违法行为。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长江生态的良好氛围。

  长江生态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绝不能容忍非法采砂淘金这一黑色产业链继续肆虐,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斩断伸向长江的黑手,守护好这一方碧水蓝天,让长江永远焕发出勃勃生机。


京津冀一体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