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没几天iPhone17已跌破发售价,苹果走下神坛了吗?

时间:2025-09-15 13:39:39  来源:网易

一、全系价格“高台跳水”,渠道降价近千元
iPhone 17系列于9月10日发布后仅数日,第三方渠道价格便集体“破发”。以256GB版本为例:

  • iPhone 17标准版:官网价5999元 → 拼多多等平台5099元(降幅900元)

  • iPhone 17 Pro:官网价8999元 → 第三方8099元(降幅900元)

  • Pro Max顶配版:2TB官网价17999元 → 补贴后17099元(降幅900元)
    拼多多百亿补贴更是加码直降1000元,标准版跌破5000元门槛至4999元。这种整齐划一的降价幅度,被业内解读为渠道商主动提前释放利润空间。




二、破发动因:创新乏力与市场压力的双重夹击

  1. 升级“挤牙膏”,消费者观望情绪浓
    尽管标准版首次适配高刷屏并扩容,但Pro系列仅小幅提升影像和芯片性能,被指“换汤不换药”。尤其对比安卓阵营的折叠屏、AI影像等突破,iPhone 17的创新未能点燃用户换机热情。

  2. 首发策略埋下隐患
    苹果首次采用“加量减价”策略:标准版配置升级后维持5999元起售价,Pro系列却暗中涨价4%-5%(如Pro Max官网10999元起)。此举虽试图提振标准版销量,却导致Pro用户持币待购,高端机型库存压力骤增。

  3. 资本市场“用脚投票”
    发布会后苹果股价单日暴跌1.48%,市值蒸发超3700亿元,反映投资者对产品竞争力和市场预期的悲观判断。





三、破发现象背后的行业真相

  • 消费降级下的价格敏感
    5999元起售的iPhone 17虽号称“加量减价”,但第三方渠道直接下探至5000元档,印证中高端手机市场购买力疲软。研究机构数据显示,超60%的潜在用户将“降价幅度”列为购机首要因素。

  • 渠道博弈白热化
    以拼多多为首的电商平台通过“百亿补贴”争夺流量,提前透支苹果给予渠道的约20%利润空间。同时线下经销商因库存压力跟进降价,形成全线价格雪崩。

  • 新品分流需求
    同期发布的iPhone Air(7999元起)分流了Pro系列用户,而安卓旗舰折叠屏机型均价降至7000元档,进一步挤压iPhone 17 Pro的市场份额。



四、破发冲击波:从“保值神话”到“快消品化”

  • 消费者获益,品牌溢价缩水
    首发用户遭遇“背刺”,却让观望者享受低于官网20%的入手价。苹果长期建立的“保值形象”被打破,手机加速向“发布即贬值”的快消品逻辑靠拢。

  • 倒逼供应链改革
    分析师指出,渠道商宁愿压缩利润也要出货,反映其对后期降价风险的预判。这可能迫使苹果未来调整定价策略,甚至缩减Pro系列机型溢价空间。

  • 二级市场预警
    首发破发导致二手市场回收价同步下调,256GB版iPhone 17发布一周残值率仅剩75%(2024年为85%),打击黄牛囤货积极性。


京津冀一体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