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金坛:“五大行动”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3-18 11:27:48  来源:lxnewjj

余风 宋蕾  师杰

工业强则经济强,经济强则城市强。去年以来,常州市金坛区以重大项目突破、微笑经济创新、城市能级提升、全域旅游创建和城乡融合发展试验“五大行动”为抓手,强力推动区域发展,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强劲态势。日前,常州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该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4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26.5%,均列全市第一。

龙头带动,重大项目赋能快增长

经济界一般将两位数左右的增长称为高速增长。去年,金坛区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7%,今年以来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前两个月全区累计实现工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31.8%。

业内人士认为,这得益于“五大行动”的强力加持,得益于产业升级的强力支撑,也得益于“五新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强力支撑。

在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2022年1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十五名中,三家位于金坛的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北电爱思特分别位居第三、第五、第十三位。目前,该区已经形成了整车、动力电池及配套的齐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拥有产业链生产企业超 110家,是长三角新能源汽车板块中产业链最长、涉及领域最全的地区之一。

金坛区委、区政府以重大项目突破行动作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头版头条,重大项目的带动越来越强,1~2月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开票销售同比增长50.5%。

去年,位于金坛区的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获批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省政府赋予其14项省级管理事项,这为该区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窗口和平台。目前已集聚德语区企业44家。据海关统计,今年1~2月,该区累计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44.3%,其中出口增长52.4%,增幅全市第一。

创新引领,划出美妙的“微笑曲线”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坛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大力推进“微笑经济创新行动”,积极构建工业经济新发展格局

瞄准“微笑曲线”两端,金坛区深入实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百千计划”,一批科技型、效益型、规模型、龙头型企业集群正在孕育中,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有望实现千亿突破。而氢能与储能、智能网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也加速筹划布局。

主动呼应常州长三角创新中轴、国际化智造名城建设,

挑起“两湖”创新区主战场重任,金坛区大力构建“1+X+N”产业科创体系——华罗庚创新中心正式揭牌,省动力及储能电池制造业创新中心筹运启航,去年全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6家。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入选省独角兽企业,永臻科技、久诺建材、鹿山新材料入选省潜在独角兽企业,斯威克光伏跻身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列,创健医疗等10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去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5.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5%。创新型经济的快速崛起,极大地增强了金坛新兴产业、重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铸就了强大动能。

区域联动,“金坛号”节节发力

以金坛经开区、华罗庚高新区为双引擎,以各板块产业创新园为支撑点,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整体联动态势越来越强。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各板块拥有了成熟优质的项目承载平台,纷纷入驻了一批重大项目,同时吸引了一大批优质科技型中小项目集聚,项目集聚效应不断显现。金坛经开区、华罗庚高新区的外溢效应、带动效应持续增强,全区各板块的联动发展乘势而上,有力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强势增长。

1~2月,金坛经开区累计实现工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37.4%,华罗庚高新区累计实现工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17.6%。

目前,金坛经开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 220 家,工业开票销售亿元以上企业80家左右,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超130家、民营科技企业超180家,认定“龙城英才计划”落户的人才企业35家,科技创新氛围越来越浓,经济活力不断彰显。

突出“重大项目突破行动”和“微笑经济创新行动”,华罗庚高新区今年围绕规划编制、产业项目推进、政府性投资项目推进等6张清单,狠下功夫攻坚102个项目招引任务,建设微笑园区2家、微笑平台3家、微笑企业15家,全力打造高水平“微笑经济”。

直溪镇是金坛区光伏新能源产业的重点板块,“光采小镇”已入选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东方日升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及“江苏省产业创新中心”,“异质结”技术研发国内领跑;斯威克光伏获评“江苏省光伏组件封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封装胶膜产、销量全球排名第二;泰力松国内综合排名行业前二,建成中石油西气东输储气库、中石化川气东送储气库、港华金坛储气库。目前,直溪镇拥有光伏、采储企业17家,应税销售收入占全镇经济总量的比例保持在80%左右。


京津冀一体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