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利用智能化技术手段,京津冀协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时间:2020-07-01 20:50:02  来源:平安天津

京津冀作为中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地理位置重要,资源要素集中,产业基础雄厚,市场腹地广阔,是人口高度密集、国内外人员往来频繁、大中城市相对集中的经济圈,但同时也是风险最易聚集、危机最易汇集的敏感区。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变革加快,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智能化技术手段为基础,在本次应对疫情以及防控疫情复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机遇:社会智能化首当其冲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2019年)。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引发的网络舆情往往具有一定的风险,如何合理、及时地监测到数据和正确认识数据风险是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对京津冀区域网络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尝试构建出突发事件风险监测指标体系,评价重大突发事件导致的风险程度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地综合研判当前公共安全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对不同风险程度的突发事件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其他跨区域协同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提供范本。

破题:面临的挑战

对京津冀跨区域协同处置公共危机进行分析。如何构建公共危机诱发动员准备体系?如何整合、关联京津冀区域运行核心系统的京津冀协同处置机制?这是面临的首要难题。

针对跨地区协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需要完整地从舆情监察、动员准备、快速决策处置、恢复重建以及事后应急教育体系凝练出一种适合社会发展又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方法。为京津冀区域以及跨区域协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提供前期理论基础。依托当前大规模社会智能化、区块链信息透明共享以及大数据运算处理能力来实现信息共享,实现跨区域应急预警、处置机制和管理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决策的效力和应急的合力。

展望与建议

为了契合京津冀协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实际需要,能有效应对突发的风险和问题,减少重大风险前期的“慌乱性”以及后期政策实施的“盲目性”,促进京津冀区域以及跨区域协同应对风险政策体系的完整性、严密性和累进性。应对机制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协同处置京津冀重大突发事件:

 

  • 链网式监测数据共享和预警机制:通过数据共享、智能管理针对网络舆情预先向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发出警示,在风险发生前最大限地规避。
  • 重大突发事件动员准备机制:通过主动提前介入,尽早动员,实施危机管控风口前移,消除或减少风险隐患。
  • 联动联治的快速反应决策处置机制:通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和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提高决策的效力和应急的合力。
  • 共通共融的恢复重建机制:尽快将基础设施、社会财产、社会秩序、社会心理及政府公信力恢复到正常状态。
  • 预防重大突发事件协同治理文化及应急教育体系:加强灾害文化、数据文化、信任文化和团队文化建设。
京津冀一体化新闻